万亩林公益甘肃敦煌行——2025年世界地球日爱心添新绿
世界导报河北讯(孟晓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笔下的塞外风光,壮美中透着荒凉。而在2025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敦煌市阳关林场的戈壁滩上,却满是热闹与生机,一场意义非凡的植树活动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展开。
近年来,全球生态问题愈发严峻,土地沙漠化就是其中的“重灾区”。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庞大,甘肃敦煌的阳关林场作为库姆塔格沙漠东缘的关键防线,生态地位举足轻重。据资料显示,过去因不合理开发,林场防护林减少、葡萄园增加,防风固沙能力减弱,周边地区常受风沙侵扰,生态警钟长鸣。
植树造林,是对抗沙漠化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梭梭、红柳这些扎根沙漠的植物,堪称“绿色卫士”。梭梭根系发达,能深入地下十几米汲取水分,牢牢固定沙丘;红柳耐盐碱、抗风沙,为脆弱的生态环境筑牢屏障。它们不仅锁住黄沙,还涵养水源、改善土壤,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存空间,是生态修复的关键力量。
此次植树活动,由绿色生命组织大地妈妈易解放发起,万亩林公益以及北京、上海、宁波、苏州等地的志愿者,海信集团的员工们积极参与,人数近百余人。大家热情高涨,分工协作,现场一片忙碌。来自上海的小张,第一次参加沙漠植树,虽动作略显生疏,但干劲十足:“以前在城市里,对生态危机感触不深,这次来到戈壁,看到风沙的危害,就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海信集团的工程师们,凭借专业知识,在植树时格外注重间距和深度,力求让每棵树苗都能茁壮成长。
这已经是万亩林公益追随“大地妈妈”易解放沙漠植树的第九年。九年间,从最初的乌兰布和沙漠,到如今的敦煌戈壁林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场绿色接力中。曾经荒芜的沙丘,渐渐泛起绿意,这是无数志愿者汗水与心血的结晶。
收工之际,志愿者们望着这片蕴含新生的小树苗,满是欣慰;正如绿色生命组织所宣:“亿万个人 亿万棵树 沙漠植树 代代相传”;这场植树活动,是对地球家园的深情守护,更是对未来许下的郑重承诺:只要我们携手共进,用行动诠释对自然的热爱,沙漠终将化为绿洲,地球会重新焕发生机。
责任编辑:孟晓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