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矛盾“中转站”到治理“终点站” ——海滨街道综治中心联动共治绘就平安新画卷

时间:2025-07-18 来源:世界导报 人气:

世界导报讯:(记者张继东、张爱萌)“以前办事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只要到综治中心,问题都能‘一揽子’解决!”近日,海滨街道居民刘先生在街道综治中心顺利办结了困扰已久的欠款纠纷,对高效便捷的服务连连称赞。

矛盾纠纷无小事,一桩一件系民生。近年来,海滨街道综治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实施以“人民调解”“诉调”“检调”“公调”“访调”及“律调”六种工作方法为“花瓣”,以矛盾纠纷化解这一根本目的为“花芯”,同时以“文景”“若水”“青青子衿”三个品牌调解室为支撑,合理构建“大调解”格局。随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正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一路生花。

“一中心”整合 群众诉求“全科受理”

走进海滨街道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内,综合业务、法律服务、信访接待3个窗口有序排列。群众来到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将根据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一揽子调处化解。

“我们综治中心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推进‘三所一庭’协调联动,整合各类专业调解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形成集信访接待、矛盾调解、诉讼服务、法律咨询、困难帮扶为一体的多元解纷平台。”海滨街道政法委员兼综治中心主任窦树林告诉记者,海滨街道综治中心常驻、随驻、轮驻制度及随驻单位快速响应制度实现了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套机制分析研判、一串流程调处到底,统一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防控工作。

据了解,海滨街道综治中心常驻单位包括街公共安全办、街综合治理(网格)中心、港西司法所。各单位工作人员常驻综治中心办公,由综治中心办公室主任牵头负责。随驻单位包括港西派出所及除公共安全办、综合治理(网格)中心外的街道其他部门。各单位制定一名联络人,按照快速响应机制随叫随到。轮驻单位包括人民法庭、律师事务所、海滨派出所、海滨司法所等。各单位定期安排人员在综治中心值班接待群众,其他时间采取电话、网络方式接受业务咨询。在接待群众过程中,综治中心可根据群众诉求和工作需要调度随驻单位协助。各随驻单位应按照综治中心办公室发出的调度信息安排工作人员配合接待工作。收到综治中心办公室发出的调度信息后,在街道机关办公的单位应在5分钟内到达综治中心,外驻办公的单位应在30分钟内到达综治中心。

“公调对接实现了公安工作与人民调解优势互补,有效释放警力,从源头上化解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海滨司法所所长关颖说。

“一张网”覆盖 安全隐患“精准排查”

社区基层管理千头万绪,会碰到大大小小的各种难题,巡查员也成了基层治理的“多面手”,从日常居民矛盾调解、创文宣传到人口普查等,无论是社区还是居民,哪里有问题、有困难哪里就有巡查员的身影。

有一天,某小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巡查时注意到,两居民发生争吵,便主动上前了解情况。经了解得知,小区居民因经营流动早餐车,每天早晨五点需开电动三轮车去摆摊,电动三轮车启动时声音较大,打扰周边楼邻居休息,因而爆发矛盾引起争吵。经该工作人员积极同涉事居民沟通和调解,居民诚恳地向邻居们表示歉意,并表示将更换交通工具,减少噪声扰民,搞好邻里和谐。工作人员这种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得到小区居民的点赞。

综治中心依托“大数据+铁脚板”模式,打造社会治理平台,积极沟通政法应急指挥系统、并通过街道舆情分析系统,实现风险隐患智能预判。通过“雪亮工程”系统,对重点区域实现实时监控,治安防控网覆盖全域。2025年线上受理纠纷化解率达98%,群众诉求实现“指尖响应、闭环处置”。

“一站式”服务 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这个是调解邻里纠纷、这个是化解漏水纠纷、这是……”打开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天津市一级人民调解员孙文景的调解日记,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成功调处的各类纠纷案例。孙老师从事调解工作三十余年,走遍了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始终坚守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信念,把文化育人的力量注入人民调解工作中,向当事人传递善良、谦和、公正的理念。成功调处各类纠纷1600余件,把一件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疑难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未然之际。并把“文化”理念融入调解工作之中,创建“文景”品牌综合调解工作室。

某村村民田某用一块大石头堵住了道路,孙某跟田某住在同一个胡同,某日,孙某由于躲闪不及,电动车被石头剐蹭,双方产生纠纷。孙文景得知后,分别找当事人了解情况。然而双方互不让步,调解一度陷入僵局。为找到突破口,孙文景运用“农村调解三法”。在孙文景的劝说下,双方剑拔弩张的情绪渐渐平缓,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问题,更认识到,越是在防疫防控的关键时期,越应该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一致的赔偿意见,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街道综治中心还建立“若水”调解室,针对街域范围内各类邻里纠纷、物业纠纷。“青青子衿”调解室,针对常见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使婚姻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自品牌调解室成立以来,共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

“一短剧”宣传 安全宣传“浸润式覆盖”

“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社区的防诈讲座才发现,骗子手段这么多!”居民王大爷在参加完社区组织的反诈宣传后感慨道。街道综治中心结合辖区特点,针对老年人、商户、青少年等不同群体,开展“靶向式”安全宣传,如“银发防骗课堂”“商户消防安全培训”“青少年法治夏令营”等,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自防能力。

此外,街道综治中心还根据调解成功的真实案例,制作“情景普法剧”“反诈情景剧”“安全知识快问快答”“三句半”等接地气的宣传内容,并组织力量深入村居现场,通过文艺演出、消夏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方式营造良好氛围,有效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设立村模拟法庭、社区邻里议事会模式,将平安建设与民生问题同步讨论,将安全知识送入百姓家。

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发挥综治中心牵头组织作用,强化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多元化解纷、信息化支撑。加快推进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多中心融合,打造集“信访接待、多元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窗口,搭建起直面群众、解决诉求的“服务部”,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用综治中心的实体化运行激活社会基层治理的蓬勃动力,努力为建设平安海滨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焦晓东

相关阅读

《世界導報》國際刊號為ISSN2617-0485

由世界導報社主辦

報社人員 記者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