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区法院:多方联动解民忧多措并举办实事
慈善公益报中国公益在线(公益记者赵云)为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取得实效,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法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诉源治理,积极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更大成效。
2021年5月,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法院巴音陶亥人民法庭陆续接到了多位村民起诉乌海市某农牧业公司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经初步了解,该公司共与100余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涉及土地近千余亩,因公司经营不善,导致近千亩土地5年的承包费用至今没有给付,因涉及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纠纷必须得到妥善解决。
发现该情况后,巴音陶亥镇党委、政府、人民法庭、镇司法所积极联动,端口前移,提前介入矛盾纠纷。在镇党委、政府前期大量工作的前提下,迅速摸清了纠纷成因、症结所在,难点堵点,为后续解决纠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使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得到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海南区人民法院与巴音陶亥镇党委多次沟通研究,最终决定采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方式高效便捷化解矛盾,同时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为人民调解加装司法“金刚罩”,为非诉解纷保驾护航。
巴音陶亥镇地域面积大,涉案村落距离法庭15公里。为使群众享受到“一站式”司法服务,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实现“只跑一次”的便捷解纷体验,巴音陶亥人民法庭积极对接镇司法所及乌海市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乌海市海南区诉讼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入驻法庭现场办公,实现“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有效衔接,无缝对接,使非诉解纷程序与诉讼程序高效流转,“一站式”解纷体验获得了群众高度好评。
为照顾农忙生产需要,巴音陶亥人民法庭与调解组织主动回应群众所需,所有人员加班加点,放弃午休时间,让农忙的村民利用中午前来办理,并提供休息场所和饮水,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巴音陶亥人民法庭协同乌海市海南区诉讼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工作模式,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线上调解,给多元解纷插上信息的翅膀,极大的便利了外出务工及不方便到场的群众,真正的做到了“足不出户解纠纷”。
据悉,巴音陶亥人民法庭目前已运用人民调解、委派调解、司法确认、诉讼调解等方式化解此批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50件,取得了良好效果,剩余案件正在有序办理中。
巴音陶亥人民法庭将以此批案件为样本,积极联系对接镇党委、政府、司法所、各调解组织及村委会,探索推进村镇纠纷非诉解决的“巴镇模式”,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 2025-03-28重庆轻工职业学院与垫江县开启全方位产教融合
- 2025-03-24“牡丹花开 匠心归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校园青年非遗
- 2025-03-21300+名企,10000+优质岗位,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春季双选会助
- 2025-03-21新学期的洛科与非遗撞了个满怀!洛阳科技职业学院举办非
- 2025-03-10南京三奇国易馆组织阳明心学泰州学派研修之旅
- 2025-03-10“非遗武术公益行”点亮特殊儿童成长之路
- 2025-02-09遵义海龙随拍”:数字乡土的诗意重构与乡村振兴的影像民
- 2025-01-10义诊送给接粥市民
- 2025-01-08中央特科功臣陈昌祖源世系考略
- 2025-01-02天津滨海:一杯姜茶为新年增添色彩
港澳要闻

时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