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资深公益者心中的临澜环保公社
中国公益在线(公益记者 张添强)“临澜环保公社” (Facing the se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mmune)是资深公益者任增颖女士最初开始筹备策划的一个环保公益组织,连续十四年至今的“临澜环保公社”在公益环保者心中都一直默默努力的成长。
多年来,任增颖女士把“临澜环保公社”当成了她的孩子。她说,培养这个“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她14年的精力、时间和金钱。独自运作着一个NGO机构比十多个人做的事情还要多。
(临澜环保公社环境公众活动空间)
七年前六月份的一天,任增颖在一些网站上发了一个招募志愿者的帖子: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的叠加,“临澜环保公社”的一个人,已经走过了七年的历程。此时此刻,作为机构发起人,她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关注青少年环境教育、天然湿地生态、滨海潮间带生态、以及海洋生态、鸟类栖息地、河流生态等等诸多方面问题的观察行列中来,共同关注身边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及环境问题社会监督环节。任增颖诚挚邀请有志于环境保护与公益活动的朋友加入临澜环保志愿者团队,通过参与各种线下环保实践活动,以及网络互动进行交流学习、协同发展进步,共同为公益环保事业做出我们的努力。只要对环境保护有利的事情,我们会尽力而为。
对于临澜环保公社,《中国环境报》的报道中:黄河三角洲湿地有了NGO:临澜环保公社2010年07月21日13:57中国环境报记者高嵘的东营报道:在黄河三角洲湿地,近年来活跃着一位爱护、保护珍稀鸟类和它们繁殖栖息地的环保人任增颖,她是中国环境生态网湿地版版主、“临澜环保公社”社长。为了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2009年9月,任增颖运作成立“一个人的临澜环保公社”,主要针对学生群体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以及做环保民意调查。今年以来,她先后在当地组织了10多次的广场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在当地中小学和企业分别进行了6场和两场环保公益讲座。目前,任增颖主要在进行临澜公益大讲堂和“绿色少年总动员”活动。临澜公益大讲堂主要从环境教育和亲子国学入手,邀请环保专家作讲座;绿色少年总动员则从孩子们的环境教育着手,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的习惯。
实际上从2007年9月开始,任增颖一直在试图沟通联合一些先知先觉,把滨海湿地潮间带生态保护和鸟类保护运作起来。《黄河三角洲环境生态信息网》是在2007年12月27日,凌晨3点半正式上线成功的。这是她第一次建立个人环保网站。那个网站,让她经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进行维护和信息发布。
(深度参与“黄河十年行”)
2009年9月,她在向单位申请到汶川当支教志愿者失败之后,决定把“临澜环保公社”正式公布于众,从线上宣传转变成在线下同步组织公益活动。当时借鉴了国内著名的梁从诫先生创办的“自然之友”的模式,开设了“植物组”、“观鸟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环境教育组”等几个组,开始一个人的高速运转。
2010年2月,任增颖为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保护,独自开始!她曾入选国家八个部委共同主办、备受公众瞩目的“2010-201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从305位提名者中脱颖而出的9位民间行动候选人之一。
二十多年来,任增颖业余时间在自费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的进程,无私奉献着她的时间和精力。她加入“自然之友”(梁从诫先生创办),后成为终身会员已十年,还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北京绿家园等民间环保组织志愿者。她曾当选中石化胜利油田首届“百优十佳”爱护环境道德模范和“胜利油田优秀青年志愿者”。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成了她的主要任务。由于其对大自然的偏爱,业余时间不断参与环境生态保护公益活动,并开始转向环境生态法学领域的探究。自修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法等领域。
2003年成为中国环境生态信息网版主,主要负责湿地版块,过程中对湿地生态学进行了系统自修,尤其对湿地鸟类栖息地、觅食地、繁殖地进行了多种方式的保护宣传。2005年,加入“东营市观鸟会”,担任观鸟会副秘书长,负责东营河口地区的湿地生态以及迁徙鸟类情况调研和监测。周末等业余时间加频繁地到野外去周边寻找鸟的踪迹,长期在野外观鸟,使她有了一个绰号“神仙姐姐”。期间,2007年10月,代表山东省参加了湖南省岳阳洞庭湖国际观鸟大赛,团队取得优异成绩。她个人在大赛中发现了几只大天鹅“迷鸟”,为洞庭湖鸟类记录增添了新的品种。2010年10月,正式成为北京观鸟会会员。自2000年开始至今,任增颖已经带领全国28支观鸟及生态考察队伍在黄河三角洲湿地里进行户外观鸟活动及生态考察活动。
(时刻关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2013年7月,任增颖成为湖南岳阳江豚保护协会副会长。从2012年11月23日,她开始介入中国海洋江豚保护。至今业余时间已经运作了9年的“海水江豚也是江豚”公众宣传活动,推进“东亚江豚”、“印太江豚”这两个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与国内重要的NGO组织保持沟通和合作。海水江豚保护是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中特别提出的一个命题,生物多样性保护离不开健全的生态系统,具体又深入的工作需要更多人参与。2016年7月,由于其在山东省民间环境教育及生态环保方面的突出贡献,她被推选为山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2018年8月,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大连项目主任。她成为国内第一个“中华海水江豚保护地.大连”民间保护地的负责人,继续在环保一线进行海洋江豚的保护宣传与现场调研活动。
(在大连星海公园宣传海洋保护)
2018年9月,由于其在野生动物方面做得努力,她被推荐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2018年9月,她成为中国生态文明促进会会员。
生态文明的理论指导是一直指导任增颖前进的纲领。从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至今,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蔚然成风。她作为一个亲历者,栉风沐雨10多年。
2019年4月,她成为大连海洋产业发展促进会资深志愿者。为了进一步推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她在大连深度参加了“大连海洋文化节”的系列活动策划及执行运作。对黄渤海湾东亚江豚保护和辽东湾斑海豹保护做了大量的宣教工作。以上所有社会职务都是为了方便任增颖在社会层面和各项公益活动中的推进,至此从未有任何经济报酬。
尽信书不如无书。20年来,为了做到“知行合一”,任增颖决定去更多的现场进行观察。从海南的海岸带到福建闽江入海口湿地、福建宁德海岸带,到上海崇明岛湿地、长江入海口、江苏扬州宿迁京杭大运河水系、浙江钱塘江、杭州西溪湿地、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青海湖、云南滇池及三江并流区、黄河发源地、内蒙古乌梁素海、辽河口湿地、大连南部海岸带等等,她都进行了现场深度观察和思考。
2010年8月12日到2019年11月6日,任增颖连续9年自费参与了由北京绿家园汪永晨老师组织的“黄河十年行”的大型黄河流域生态考察。为在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入海口的考察设计方案并带路,她多次参与解决实际问题。2015年8月底,她参加“黄河十年行”全程的黄河流域生态考察。一路上沿着黄河流域入海口到源头,从山东、河南、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再到青海九个省区。亲眼目睹并记录了黄河之美,黄河之痛。在她的脑海中,一直呈现着中国地图及山东地图。放眼望去,中国从西往东有长江、黄河两大天然水系,从北向南是京杭大运河人工水系,然后是洞庭湖、鄱阳湖、青海湖,眼前是渤海湾和辽东湾。
她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对家乡的关注也是更多的。关注环保20多年来,任增颖的脚步遍布山东沿海各地海岸带,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等随处都留下了她的痕迹。
多年以来,中国沿海各地的滨海湿地潮间带已经逐步被损毁改变,原生态的海岸带已经成为最稀缺的元素。面对滨海湿地潮间带的生态问题,任增颖只能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呼吁大家关注湿地鸟类生态栖息地的问题。实则是为了那条重要的生命线-滨海潮间带的生态安全。中国部分环境问题近年来就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环保督查制度的建立和推行,有效调动了各地相关部门的能动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指导下的发展方向,有效的改观了生态现状。海洋生态红线的划定、对自然海岸带的保护和重视、渤海湾整治联合行动,以及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大保护行动,都让她感受到了希望。她完全认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海洋领域的具体实践,而海洋治理新秩序的核心是重建海洋的共有性,即共同生存、共同资源、共同责任。
多年来,在环保议题推进过程中,任增颖得到众多媒体关注和支持。先后近160多篇报道及由新浪网、《检察日报》正义中国栏目、央视、上海东方卫视制作的4个相关环保公益专题片起到重要推动和传播作用,有效促进公众对滨海湿地生态价值的认知。每次跟媒体对话的机会,任增颖都认真把握。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及胶州湾湿地的生态问题,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
由于其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突出事迹,和个人影响力,她获得了一些社会层面的荣誉。客观上讲,获奖的意义变成任增颖进行环保宣传的一种平台和途径。在众多参评人选中,她能脱颖而出的原因,只是因为“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一个长期自费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民间志愿者,她时刻牢记“只要对环境保护有利的事情,我会尽力而为。”
2019年4月以来,任增颖连续参与了两届的大连文化节及系列活动策划和运行。累计撰写的有关生态文明、海洋文化传播的文字将近20万字。作为资深志愿者, 2020年9月,她深度参与了“大连海洋博物馆建设研讨会”,并在会议上提出了大连东亚江豚保护的紧迫性。并与11月份撰写发布了《构建中国海洋江豚保护区或江豚保护联盟的建议》,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争取更多层面的关注。2020年11月初到11月29日,她全程以志愿者身份参与了“第四届大连海洋文化节”的筹备、执行等系列工作,为大连海洋生态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21年初开始,任增颖先后参与并主持1月28日《大连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2月1日参与《大连滨海湿地保护研讨会》、2月27日参与并主持《加强大连斑海豹保护研讨会》、3月7日参与《女性在环境生态保护中的作用对话会》。2月14日,她参与带领50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到海洋世界进行科普活动。3月3日,她独自到长兴岛大连国家级斑海豹保护区现场进行了观察。3月18日和25日,她连续两次到大连市级老偏岛-玉皇顶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海域进行现场观察,为下一步的海洋科普公益研学活动探路。4月2日,她全程参与“用心关爱自闭症孩子”的大型公益活动。
与此同时,任增颖在大连,以临澜环保公社发起人的身份,参与了全国的几个线上研讨会,分别是1月16日在京举办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研讨会》、2月19日在京举办的《湿地保护法草案研讨会》,并于春节期间,仔细翻阅了全国23个省份及相关直辖市、自治区的有关湿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参与了全国人大立法委员会对《湿地保护法》草案的修改意见,是第51个成功提交意见的参与者。期间,她还参与了全国两会提案的撰写,其中有两个提案被组织方选中,分别是《关于建立中国海洋江豚保护区或保护行动联盟的提案》、《关于推进全国海洋公益机构创新与发展的建议提案》。
目前,任增颖一方面正在积极参与筹备第五届“大连海洋文化节”的系列活动策划。另一方面,她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临澜环保公社2021年公益行动计划在进行中。屈指一算,和任增颖相依相伴的“临澜环保公社”已经14岁了,依然在不折不扣的发挥着一些重要的作用,还在不断的潜行和成长。向善是一种力量,人类存在的价值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青少年环境教育活动)
“神仙姐姐”任增颖,在民间环保圈中,20多年来以特立独行为其风格。为了滨海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她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她始终相信,越来越多的公众会积极参与到海洋生态文明的推进过程中,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实现环保理想的道路上,她也在想方设法,为地质勘探的梦想而继续努力。未来,任增颖会继续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鸟儿能够自由飞翔,江豚自由游弋,为中国地质公园之美,为“美丽中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蓝色是一种信念,“临澜环保公社”也将继续慢慢成长。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 2025-03-24翰墨承古韵,锐意启新章——记书法新星胡玉峰老师
- 2025-03-20五行八卦点穴麻醉无痛无创接骨术传承人 王明前
- 2025-03-19学者陶凯龙应邀与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进行文化交流
- 2025-03-192025两会探寻中医魅力:中医之光和昌胜,揭秘与传承创新之
- 2025-03-13【专访】昆舞创始人——马家钦
- 2025-03-10[两会专访] 新岳养老 吴秀峰
- 2025-03-09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吴小丽:以智慧手段赋能养老服务
- 2025-03-04【聚焦两会·中医药篇】肖云
- 2025-02-18【两会献礼】国学大师钟海宁
- 2025-01-13世界著名防雷科学家|防雷科技领域领军人物——濮方正
港澳要闻

时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