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
洗 澡
世界导报讯(韩明供稿 记者李文起整理)大凡不太听话的孩子都喜欢探索自然的奥秘,越是老师家长不让做的事情越觉得神奇,越有吸引力,越想去做,想方设法偷偷摸摸去做。当时学习大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有条件要玩,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玩。这“创造条件”就是要“偷偷摸摸”,背着家长和老师了。洗澡(我们把游泳叫洗澡)就是我们常常“创造条件”去做的一件乐事。曾多次因为游泳被老师批评,也被父母多次“皮带炒肉”或“棍子炒肉”。不过,好了伤疤忘了疼,继续偷偷摸摸在水泡子里玩乐。
开始下水的时候,总有胆大的先走到水里探底,探好一片区域,深度不能没人,不会水的就在里面“扎猛子”,有的把帽子在水里浸透,拧干,吹气,吹成气球状,用下颌夹住着,这样人就可以浮起来,手刨脚蹬地就游走了。呛水喝水是家常便饭,每次下水都得呛几口水,时间长了,熟悉一些水性呛水就少多了。
炎热的夏天中午或午后,是洗澡的好时机。几个小伙伴来到水边,脱光了衣服,一丝不挂的跳入水中,哈,真凉快。仿佛盛夏的太阳一下就消失了。痛快!
不知是谁开始挑衅,先下水的往后下水的身上泼冷水,于是,小伙伴们打起了水仗;又有几个抓住一个人的头就往水里沁,按下去拎起来再按下去,憋得被沁的人在水下直冒泡,反过来,他又抓住了刚才沁自己的人如法“报复”;也有抓一把稀泥抹在别人身上脸上的,弄得大家哈哈大笑。
有一个叫王所的,比较淘气,总喜欢欺负人,伙伴们都很怕他恨他,但他当时长得比一般的孩子都胖,个子也高。人们奈何不了他。一次,他在北大桥游泳,突然觉得屁股后面又疼又痒,自己还看不到,就让别人看看是不是叮上了蚂蟥。其实只是起了一个小红疙瘩。人们正想找机会报复他,就说他的屁股上叮上了一个小蚂蟥。早就有传言说如果被蚂蟥叮上,蚂蟥是不松口的,一直钻到肉里,只有用鞋底子打蚂蟥才能松口。于是,有好事者拿来岸边的“懒汉鞋”(当时流行的一种塑料底的鞋),用鞋底照着他的屁股就打,也有趁机解恨的赶来“帮忙”,大家轮番打了一阵,打得他呲牙咧嘴,最后终于不知道哪里疼了,大家说:“这回蚂蟥松口了,没有了。” 他才“放心”。
学校绝对禁止学生游泳,而且,三令五申。我当时对老师禁止游泳颇有微词:毛主席号召我们在大风大浪里成长,你为什么不让我们游泳?老师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简单可行的土办法,怀疑谁去游泳了,叫过来,抓住手往胳膊上一挠,出来白印的就是下水了。一抓一个准。有些班级干部或“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就很会拍老师的“马屁”,总想抓几个违纪的到老师那里去“打进步”,好给老师留个“好印象”。我就遭到过班干部组织的“伏击”。
我在四分场上四年级的时候,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几个小伙伴来到窑地的水泡子边,看看四面没有人,就脱了衣服跳入水中,谁知刚进入水里,也不知从哪里冒出一帮人来,
“好啊,你们敢洗澡?给你们告老师。”他们幸灾乐祸。
要是没有老师这张王牌,我们才不理他们呢。没办法,只好悻悻地上了岸。原来是班长冯静斌组织了几个“要求进步”的同学,特意来“打伏击”“抓现行”来了。早就听老师说要派人来抓洗澡的,这回可真遇上了。亏他们起得比我们还早,早早的就趴在草丛中等待“猎物”。星期一上学自然少不了挨老师的批了。弄得我们着实“恨”了他们很长时间。不过还是要下水洗澡,多加小心就是了。
大概是在1976年的夏天,也是一个闷热的星期天。我和吕学敏等几个伙伴约好,一起去挖猪菜,然后好好洗个澡。早上八点多钟我们骑着自行车先来到场部苗圃的水泡子边,看到郁达宝、侯明革和几个人在水里玩耍,吕学敏个子比我们高,他也下去了,我没敢下,因为这里曾经连续多年是“农业学大寨”的积肥基地,每到冬天,各单位就组织人把冰刨开,再刨下面的淤泥作为肥料,水下有很多深坑,形成“锅底坑”,一旦掉到里面就很危险。不一会儿,郁达宝、侯明革就掉入了“锅低坑”中,只见他俩在水中挣扎着,他们在拼命的往上窜,头刚一探出水面就又沉下去了,而且还拼命地喊:
“救——救——”,谁也没喊出“命”字。他俩根本就不会游。
吕学敏仗着自己高大迅速走到他俩中间一手夹起一个,把他俩拖了上来。他俩呛得直咳嗽。
我们还得挖猪菜,我和吕学敏等几个小孩就走了,回来时已是中午,骄阳似火,闷热难耐,皮肤都要烤熟了。我们说:“太热了,赶快回家,马上洗澡去。”
我到了家里,卸下猪菜,拿起一个馒头就往外走,要去找他们一起去洗澡。
“陈大鼻子的儿子淹死了!”不知是谁在喊。
我以为听错了,紧接着又有人在喊,有人在跑,这其中就有陈大鼻子家的人。
我的身上一下就凉了,完全没有了燥热的感觉。
一会儿,几个人牵着一头牛,牛背上放着一个小孩,陈大鼻子用手抓着孩子的两条腿,在牛背上空儿子肚子里的水,希望能把儿子抢救过来。我看到小孩的脸色铁青,铁青的脸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不忘。小孩嘴里流出一些涎水。已经晚了。这个小孩刚八岁,他家在我家的西边住,隔一栋房。以前我经常看到他,今天早晨他就在水里玩了。
我们终于没能洗成这次澡。以后我再也没敢下水去玩。这可比老师、家长的教育效果好。游泳的本领就停留在了“狗刨”的水平上。近几年农场建起了游泳馆我才学会了仰泳、自由泳、蛙泳,谈不上水平,能比划两下而已。
开始下水的时候,总有胆大的先走到水里探底,探好一片区域,深度不能没人,不会水的就在里面“扎猛子”,有的把帽子在水里浸透,拧干,吹气,吹成气球状,用下颌夹住着,这样人就可以浮起来,手刨脚蹬地就游走了。呛水喝水是家常便饭,每次下水都得呛几口水,时间长了,熟悉一些水性呛水就少多了。
炎热的夏天中午或午后,是洗澡的好时机。几个小伙伴来到水边,脱光了衣服,一丝不挂的跳入水中,哈,真凉快。仿佛盛夏的太阳一下就消失了。痛快!
不知是谁开始挑衅,先下水的往后下水的身上泼冷水,于是,小伙伴们打起了水仗;又有几个抓住一个人的头就往水里沁,按下去拎起来再按下去,憋得被沁的人在水下直冒泡,反过来,他又抓住了刚才沁自己的人如法“报复”;也有抓一把稀泥抹在别人身上脸上的,弄得大家哈哈大笑。
有一个叫王所的,比较淘气,总喜欢欺负人,伙伴们都很怕他恨他,但他当时长得比一般的孩子都胖,个子也高。人们奈何不了他。一次,他在北大桥游泳,突然觉得屁股后面又疼又痒,自己还看不到,就让别人看看是不是叮上了蚂蟥。其实只是起了一个小红疙瘩。人们正想找机会报复他,就说他的屁股上叮上了一个小蚂蟥。早就有传言说如果被蚂蟥叮上,蚂蟥是不松口的,一直钻到肉里,只有用鞋底子打蚂蟥才能松口。于是,有好事者拿来岸边的“懒汉鞋”(当时流行的一种塑料底的鞋),用鞋底照着他的屁股就打,也有趁机解恨的赶来“帮忙”,大家轮番打了一阵,打得他呲牙咧嘴,最后终于不知道哪里疼了,大家说:“这回蚂蟥松口了,没有了。” 他才“放心”。
学校绝对禁止学生游泳,而且,三令五申。我当时对老师禁止游泳颇有微词:毛主席号召我们在大风大浪里成长,你为什么不让我们游泳?老师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简单可行的土办法,怀疑谁去游泳了,叫过来,抓住手往胳膊上一挠,出来白印的就是下水了。一抓一个准。有些班级干部或“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就很会拍老师的“马屁”,总想抓几个违纪的到老师那里去“打进步”,好给老师留个“好印象”。我就遭到过班干部组织的“伏击”。
我在四分场上四年级的时候,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几个小伙伴来到窑地的水泡子边,看看四面没有人,就脱了衣服跳入水中,谁知刚进入水里,也不知从哪里冒出一帮人来,
“好啊,你们敢洗澡?给你们告老师。”他们幸灾乐祸。
要是没有老师这张王牌,我们才不理他们呢。没办法,只好悻悻地上了岸。原来是班长冯静斌组织了几个“要求进步”的同学,特意来“打伏击”“抓现行”来了。早就听老师说要派人来抓洗澡的,这回可真遇上了。亏他们起得比我们还早,早早的就趴在草丛中等待“猎物”。星期一上学自然少不了挨老师的批了。弄得我们着实“恨”了他们很长时间。不过还是要下水洗澡,多加小心就是了。
大概是在1976年的夏天,也是一个闷热的星期天。我和吕学敏等几个伙伴约好,一起去挖猪菜,然后好好洗个澡。早上八点多钟我们骑着自行车先来到场部苗圃的水泡子边,看到郁达宝、侯明革和几个人在水里玩耍,吕学敏个子比我们高,他也下去了,我没敢下,因为这里曾经连续多年是“农业学大寨”的积肥基地,每到冬天,各单位就组织人把冰刨开,再刨下面的淤泥作为肥料,水下有很多深坑,形成“锅底坑”,一旦掉到里面就很危险。不一会儿,郁达宝、侯明革就掉入了“锅低坑”中,只见他俩在水中挣扎着,他们在拼命的往上窜,头刚一探出水面就又沉下去了,而且还拼命地喊:
“救——救——”,谁也没喊出“命”字。他俩根本就不会游。
吕学敏仗着自己高大迅速走到他俩中间一手夹起一个,把他俩拖了上来。他俩呛得直咳嗽。
我们还得挖猪菜,我和吕学敏等几个小孩就走了,回来时已是中午,骄阳似火,闷热难耐,皮肤都要烤熟了。我们说:“太热了,赶快回家,马上洗澡去。”
我到了家里,卸下猪菜,拿起一个馒头就往外走,要去找他们一起去洗澡。
“陈大鼻子的儿子淹死了!”不知是谁在喊。
我以为听错了,紧接着又有人在喊,有人在跑,这其中就有陈大鼻子家的人。
我的身上一下就凉了,完全没有了燥热的感觉。
一会儿,几个人牵着一头牛,牛背上放着一个小孩,陈大鼻子用手抓着孩子的两条腿,在牛背上空儿子肚子里的水,希望能把儿子抢救过来。我看到小孩的脸色铁青,铁青的脸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不忘。小孩嘴里流出一些涎水。已经晚了。这个小孩刚八岁,他家在我家的西边住,隔一栋房。以前我经常看到他,今天早晨他就在水里玩了。
我们终于没能洗成这次澡。以后我再也没敢下水去玩。这可比老师、家长的教育效果好。游泳的本领就停留在了“狗刨”的水平上。近几年农场建起了游泳馆我才学会了仰泳、自由泳、蛙泳,谈不上水平,能比划两下而已。
责任编辑:焦晓东

相关新闻
- 2025-03-28重庆轻工职业学院与垫江县开启全方位产教融合
- 2025-03-24“牡丹花开 匠心归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校园青年非遗
- 2025-03-21300+名企,10000+优质岗位,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春季双选会助
- 2025-03-21新学期的洛科与非遗撞了个满怀!洛阳科技职业学院举办非
- 2025-03-10南京三奇国易馆组织阳明心学泰州学派研修之旅
- 2025-03-10“非遗武术公益行”点亮特殊儿童成长之路
- 2025-02-09遵义海龙随拍”:数字乡土的诗意重构与乡村振兴的影像民
- 2025-01-10义诊送给接粥市民
- 2025-01-08中央特科功臣陈昌祖源世系考略
- 2025-01-02天津滨海:一杯姜茶为新年增添色彩
港澳要闻

时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