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

偶遇群狼

时间:2021-05-12 11:34:07 来源:世界导报 人气:
世界导报讯(韩明供稿 记者李文起整理)上初一的时候,冬天放寒假,我们几个伙伴便相约到山上打柴。说是山其实就是野外未开垦的野生林地。我们这里是半山区半丘陵地带。没有什么高山。就连家乡格球山的象征“格山”和“球山”跟太行山比,充其量也就是两座相连的小土丘罢了。我们穿好棉袄,腰间系一麻绳,相当于武装带,一是免得往肚子里灌风,二是为了将馒头放在怀里,靠体温使馒头不至于冻硬。那时是没有方便袋的。我们只是用纸把馒头包好,揣在怀里。
我们一般是到离场区较近的北林子去打柴,大约有七八里路吧,我们拉着爬犁,打打闹闹的就上路了。到了林子里,我们专找以前砍伐剩下的树桩,都是干的,用大斧子一打就掉了下来,回去就能烧,活树是不砍的,太沉而且不能马上烧。林子里的树桩很多。一会就打够了。然后就吃一个馒头,两个馒头不能一次都吃完,得留一个等回去拉爬犁拉不动的时候再吃。
回来的时候,拉爬犁的绳子套在肩上,身体向前倾,踏着深深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拉。有点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往往是拉上十几步、二十几步就得歇一会。这时,每个人的头上都像个蒸笼,是绝不会冷的。那时的雪大,遇到都拉不过去的地方,我们就合起伙来互相帮助一个一个地将爬犁拖出去。一爬犁的树桩可以烧一个星期的炉子。在父母面前很有成就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们几个人打完了柴有点冷了,也饿了。于是有人提议点一堆火,当时是在三十八号地北面的林子边。我胆小,不敢点,可是也抵御不了寒冷的侵袭和篝火的诱惑。也就没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于是我建议把柴火放在积雪覆盖的田地里点,这样,可以避免失火。于是,我们几个一齐动手就把火点着了。烤了胸前,背后还冷,烤了背后,胸前又冷。我们围着火堆转圈地烤火,烤馒头。后来,我在大学时上党史课,学校组织我们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抗联将士“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含义。我常想:抗联将士是以什么样的意志在冰天雪地里坚持抗战的啊!要不是东北的冬季气候寒冷,抗战也不至于打了十四年。
正当我们烤火取暖之时,忽然有人发现三十八号地里有四个动物从西南的飞机场方向向我们跑来。到离我们大约有二百米远的地方停住了。“狼!”,有人惊叫起来。我忽然打了个冷战,大家不约而同地把斧子拿了起来。谁也不出声了,都瞪着眼睛,用既惊恐又好奇的眼光看着狼。那四条狼也贪婪的望着我们,还不时地交头接耳,好像在商量着什么。我想:肯定是商量着怎么吃我们。正好四对四,免得分赃不均,这回我可要为大自然贡献力量了。不一会,其中的一条稍小的狼,抬起前爪,站在了另一只狼的背上向我们张望,我们说那可能是“狈”。老师早就讲过“狼狈为奸”的成语。老人们也说过狈是群狼中的“军师”,狼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要把它请出来。狈的前腿短,跑的时候把前腿放在狼的后背上,由狼半背着跑。但我至今也没看到过这种跑法的。这时,我们也一边注视着这群狼,一边商量着对策:跑是不可能了,两条腿怎么也跑不过四条腿,只有拼死一搏。于是,大家与互相鼓励着:谁也不许跑!一个对一个。其实每个人都想马上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又怕跑不过狼,又担心别人先跑,又不能在别人面前当孬种。就这样,大约对峙了有二十多分钟,那四条狼终于选择了放弃,它们几步一回望地跑了。我们赶紧熄了火。拉上爬犁回家。
也幸亏狼没有袭击我们。不然,第二天可能就会传出哪个小孩被狼吃了的消息,或者在报纸上登出“四名学生勇斗群狼”的报道云云……现在想起来还是相安无事好,人与动物也应该建立互不侵犯条约。本来就是互相依存的。这也叫人与自然的和谐。
 

责任编辑:焦晓东

關於我們 聯系我們 法律聲明 廣告服務 報社人員 記者查詢

聯繫電話:+852-53092007    電子郵箱:shijiedaobao@163.com    國際標準刊號ISSN2617-0485

Copyrights 世界導報社 2018--2020 www.hksjd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51138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