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 担使命 369公里边境线上的调研与义诊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牢牢把握总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医疗工作紧密结合,以优质服务不断改善与提升来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一)
院长杨志平远赴边关牧区调研为提升基层牧区医疗服务能力开出五大“处方”
11月6日—7日,在巴彦淖尔市卫健委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医疗专家走边关”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活动中,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院长杨志平先后深入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边境牧区乌力吉、巴音温都尔、巴音戈壁、那仁宝力格、获各琦、潮格温都尔、巴音前达门、川井苏木等8所苏木镇卫生院,就提升边境牧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开展专题调研。
深入乌力吉边境派出所调研
深入巴音温都尔苏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调研
查干温都尔嘎查卫生室
深入巴音戈壁卫生院调研
深入获各琦苏木中心卫生院调研
深入巴音前达门苏木卫生监督协管站调研
深入川井中心卫生院调研
调研中,杨志平实地了解了边境牧区军民的实际需求,并针对边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设备差、医疗人才匮乏、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信息联通不畅等问题,开出了五大“处方”。
处方一
通过捐赠提供设备支持。市医院近年根据发展需求对部分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替换下来的设备全部捐赠基层,帮助基层提升硬件设施能力。
处方二
通过进修培养提供人才支持。由党委牵头、党员带头加大“送技术、送人才”力度;按季度定期下派2名年轻医师到边境乡镇卫生院工作,至少轮转两周;利用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平台,分期分批接收偏远牧区卫生院医务人员、规培人员来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
处方三
通过陆空一体化提供紧急救援支持。基层卫生院应充分利用陆空一体化救援,打通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援通道,将市医院优质技术力量第一时间投放现场,解决偏远牧区及群体性事件中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问题。基层牧区有心梗、脑出血等危重病人,基层院长可直接电话联系市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打通救援通道,节约救援时间,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处方四
通过下派专家提供影响力支持。根据基层军民群众的实际就医需求,流动医院和专家团队定期下基层义诊,送医送药送健康。同时,医院定期分组派驻专家到牧区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坐诊,为当地军队、矿工、牧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并通过技术传承带动,帮助基层提升整体技术服务能力。
处方五
通过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市医院已经与7家旗县医院开通了DR专科联盟,通过影像联盟的互联互通,建立起“基层检查,上级诊疗”的服务模式,助力基层医生对疾病进行精准高效的分析和诊断。
(二)
走边关,送温暖,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流动医院”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再出发
“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内蒙古是巴彦淖尔市医院“流动医院”的服务宗旨。自2019年初组建以来,流动医院已深入偏远牧区、厂矿、乡镇苏木10趟次,巡诊患者1500多人,行程千余公里。
11月6-7日,在巴彦淖尔市卫健委组织的“医疗专家走边关”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活动中,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流动医院再次出发,抵达位于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边境线上的巴彦淖尔市边境管理支队乌力吉边境派出所,为当地牧民进行健康体检和义诊服务。
此次义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共派出15名专家。派出所干警及当地牧民共30余人就诊,进行血常规检验33人、生化常规检验35人、尿常规检验5人、心电图检查22人、超声检查23人。
为了让当地百姓能够及时就诊,11月7日上午天刚蒙蒙亮,医务人员便已准备妥当,义诊活动从早8点一直持续到中午1点结束。一位73的牧民大爷感慨的说:“现在党的政策就是好,大医院的专家到家门口为老百姓免费服务,在车上就能做检查化验,当时就能看到检查结果,真是‘日能’了,感谢党感谢专家。” (韩生全 志愿者 郝巧茹)
责任编辑:公益记录者 韩生全

相关新闻
- 2025-03-24翰墨承古韵,锐意启新章——记书法新星胡玉峰老师
- 2025-03-20五行八卦点穴麻醉无痛无创接骨术传承人 王明前
- 2025-03-19学者陶凯龙应邀与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进行文化交流
- 2025-03-192025两会探寻中医魅力:中医之光和昌胜,揭秘与传承创新之
- 2025-03-13【专访】昆舞创始人——马家钦
- 2025-03-10[两会专访] 新岳养老 吴秀峰
- 2025-03-09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吴小丽:以智慧手段赋能养老服务
- 2025-03-04【聚焦两会·中医药篇】肖云
- 2025-02-18【两会献礼】国学大师钟海宁
- 2025-01-13世界著名防雷科学家|防雷科技领域领军人物——濮方正
港澳要闻

时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