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中医有机红薯上市啦!
世界导报讯:(记者/蒋文梅、敬谦、王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2020年10月19日,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我们驱车来到青州市邵庄镇南王孔村一片生机勃勃、丰收在望的土地里,见到了正在收获红薯的青州源泉中医有机农业基地的负责人姚源泉,也走近了他的中医有机农业。

合作社姚源泉总经理拿着种植红薯展示
今年45岁的姚源泉,是菏泽曹县人,10年前来到青州创业。今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中华民族新元神农有机农业研究院院长、高级农艺师研究员杨树明教授,并接触到一个新概念——中医有机农业技术。

右边:杨树明教授,左边:合作社姚源泉总经理
在跟中华民族新元神农有机农业研究院杨树明院长的交往中,姚源泉了解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陷入“污染”怪圈。土壤污染逐年严重,据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生产的农药约200多种,加工制剂500多种,原药生产40万吨,居世界第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得病虫草害物种的抗药性增强,同时,导致耕地土壤酸化 、土地流失、水源污染加重,使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水、土本是农业赖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如今却成了阻碍其发展的最大因素。 而杨树明教授多年研究的中医有机农业技术,将中医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利用中草药、微生物等制成的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农产品的产地环境,有效规避农产品药物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而且实现了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于是,姚源泉萌生了推广中医有机农业的梦想。

说干就干。今年5月,姚源泉在邵庄镇南王孔村承包了70亩地,成立了青州源泉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中华民族新元新神农有机农业研究院、青岛宇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在青州市建立了第一个中医有机农业基地。

在杨树明教授的指导下,姚源泉在承包地里种植了红薯、小米、芋头、玉米等作物,红薯选择了烟薯25、齐薯25、商薯19、西瓜红等优质品种,在种植管理过程中全部采用中华民族新元新神农有机农业研究院、山东蒙阴树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发的中医有机农业技术,使用中草药酵素颗粒菌肥和牛粪一块发酵的有机肥、中草药酵素泡根和喷施叶面,并且采用人工除草,不用除草剂,力争让人们吃上无任何化肥农药的中医有机食品。虽然比使用化肥农药费工费力,管理成本高,但是他一直这样坚持着。姚源泉和他的中医有机农业基地也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姚文初专家的肯定,并专程到基地考察指导。

眼下,各种农作物陆续成熟。收获的小米没来及入仓就被大家抢购一空,红薯、芋头等也开始收获。预计红薯能收获150吨左右。让姚源泉感到欣慰的是,他这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实现了零药残,而且品质极好。小米色泽金黄,香气浓郁,滑爽软糯,红薯更是香甜可口,有小时候的味道。更让姚源泉感到惊喜的是,他生产的中医有机农产品,也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各地的购买订单接踵不断,这让姚源泉推广中医有机农业技术的信心更足了。

他打算明年自己利用中医有机农业技术进行红薯育苗,并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他也希望有人能加入到中医有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的行列,让更多的人吃上放心安全健康的中医有机食品。


合作社姚源泉总经理拿着种植红薯展示
今年45岁的姚源泉,是菏泽曹县人,10年前来到青州创业。今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中华民族新元神农有机农业研究院院长、高级农艺师研究员杨树明教授,并接触到一个新概念——中医有机农业技术。

右边:杨树明教授,左边:合作社姚源泉总经理
在跟中华民族新元神农有机农业研究院杨树明院长的交往中,姚源泉了解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陷入“污染”怪圈。土壤污染逐年严重,据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生产的农药约200多种,加工制剂500多种,原药生产40万吨,居世界第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得病虫草害物种的抗药性增强,同时,导致耕地土壤酸化 、土地流失、水源污染加重,使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水、土本是农业赖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如今却成了阻碍其发展的最大因素。 而杨树明教授多年研究的中医有机农业技术,将中医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利用中草药、微生物等制成的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农产品的产地环境,有效规避农产品药物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而且实现了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于是,姚源泉萌生了推广中医有机农业的梦想。

说干就干。今年5月,姚源泉在邵庄镇南王孔村承包了70亩地,成立了青州源泉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中华民族新元新神农有机农业研究院、青岛宇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在青州市建立了第一个中医有机农业基地。

在杨树明教授的指导下,姚源泉在承包地里种植了红薯、小米、芋头、玉米等作物,红薯选择了烟薯25、齐薯25、商薯19、西瓜红等优质品种,在种植管理过程中全部采用中华民族新元新神农有机农业研究院、山东蒙阴树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发的中医有机农业技术,使用中草药酵素颗粒菌肥和牛粪一块发酵的有机肥、中草药酵素泡根和喷施叶面,并且采用人工除草,不用除草剂,力争让人们吃上无任何化肥农药的中医有机食品。虽然比使用化肥农药费工费力,管理成本高,但是他一直这样坚持着。姚源泉和他的中医有机农业基地也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姚文初专家的肯定,并专程到基地考察指导。

眼下,各种农作物陆续成熟。收获的小米没来及入仓就被大家抢购一空,红薯、芋头等也开始收获。预计红薯能收获150吨左右。让姚源泉感到欣慰的是,他这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实现了零药残,而且品质极好。小米色泽金黄,香气浓郁,滑爽软糯,红薯更是香甜可口,有小时候的味道。更让姚源泉感到惊喜的是,他生产的中医有机农产品,也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各地的购买订单接踵不断,这让姚源泉推广中医有机农业技术的信心更足了。

他打算明年自己利用中医有机农业技术进行红薯育苗,并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他也希望有人能加入到中医有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的行列,让更多的人吃上放心安全健康的中医有机食品。

责任编辑:焦晓东

相关新闻
- 2025-03-24翰墨承古韵,锐意启新章——记书法新星胡玉峰老师
- 2025-03-20五行八卦点穴麻醉无痛无创接骨术传承人 王明前
- 2025-03-19学者陶凯龙应邀与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进行文化交流
- 2025-03-192025两会探寻中医魅力:中医之光和昌胜,揭秘与传承创新之
- 2025-03-13【专访】昆舞创始人——马家钦
- 2025-03-10[两会专访] 新岳养老 吴秀峰
- 2025-03-09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吴小丽:以智慧手段赋能养老服务
- 2025-03-04【聚焦两会·中医药篇】肖云
- 2025-02-18【两会献礼】国学大师钟海宁
- 2025-01-13世界著名防雷科学家|防雷科技领域领军人物——濮方正
港澳要闻

时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