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红色印记】八一将士陈昌给妻妹赖雪清的《家书》

时间:2021-07-07 13:04:57 来源:世界导报 人气:

世界导报讯:(记者 孙铭)2021年7月6日上午,记者陪同自己的老战友陈龙狮一家人来到久违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因为,我曾与陈龙狮、范焱华,在《澳门法治报》社长周新政博士的带领下,从2017年开始,在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等场所,为“全国两会”顽强的战斗过,我俩出来不少经典的“两会报道”。

我知道,陈龙狮一家人不仅仅想在党徽(1921-2021)前合影留念,更主要是到国家博物馆领取他们捐赠给国博的八一将士陈昌于1955年写给妻妹赖雪清同志的《家书》之文物捐赠证书。

记者全程观看了他们领取《捐赠证书》的全过程,看到并明白了陈龙狮一家人喜悦和悲痛的心情。

据记者了解,这封《家书》是陈龙狮一家人观看到自己的亲人手迹;在《家书》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读者体会到了:一位老共产党人对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和劝说妻妹赖雪清追求共产党的信心。虽然陈昌同志在狮子滩水电站去世,但是陈昌夫妇认为这是他们最舒坦的日子,最难能可贵的是:陈昌在狮子滩的工余期间,在他居住的“204”房子里,竟然将他一辈子的革命经历完完整整的总结完毕,最终形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珍藏的《陈昌同志自传》和1926-1936年期间的领导人的证明材料《陈昌同志革命历史证明材料》和1907-1957年所有交往的人的联系方式及说明汇总成为《陈昌同志革命斗争历史简明表》,最终于1957年底完成了《请求恢复党籍的申请书》并挂号之中南海的毛主席,陈昌在他“自传”结尾时专门总结了自己28年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时说:“(一)有了党的领导就能战胜敌人、(二)共产党员是经得起考验的、(三)党性不强是掉队的原因等三个章节。”其字里行间,完全证明了陈昌同志的党性所在!!

据记者了解到,重庆市长寿区文管所和国家电投狮子滩发电公司,计划将把代号为“204”的旧址改造,业已完成申报革命文物的全部工作,暂定为《陈昌同志故居》改造工程。目前,现已开始筹划从新翻修的准备工作。一旦《陈昌同志故居》建好,比将作为重庆长寿湖畔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为重庆的红色景点增添一份实实在在的红色景点!

附件:我父亲陈昌写给姨妈赖雪清信件背后的感人故事

口述人:陈龙狮

这是2004年11月22日的往事:我和姐姐陈世英一家人陪同母亲何妨,回到了我母亲何妨的家乡福建厦门,就住在我姨妈赖雪清的家里。

这时,我姨妈赖雪清将我父亲陈昌(代号贾佐、贾希一等,详情见附件)的两份亲笔来信,亲手交给我们姐弟俩,要求我俩好好保存:一份是1956年5月26日,一份是1956年11月9日。

这是即将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的信函

此信原件计划捐赠给四川博物馆

我母亲何妨和姨妈赖雪清是亲姐妹,我母亲是老大、我姨妈是老三,我叫她三姨妈。为何亲姐妹不同姓呢?解放前,我外公在厦门以当黄包车夫、外婆在赖氏家族当佣人为生。因为我姨妈小的时候乖巧、漂亮,赖府没有孩子,就要求外公外婆把年仅3岁的小女儿过继给他们,于是就改名叫赖雪清。而后,赖府就搬到了香港定居了。

1937年,14岁的母亲何妨能歌善舞,在厦门,参加了中共厦门市委领导下的厦门抗日儿童救亡剧团,从此走上了中国革命道路。

1938年,我母亲随厦门抗日儿童救亡剧团来到香港,为中国抗日将士巡演、募捐。此时,我母亲便把我姨妈从赖府偷偷带走了。从此,我姨妈在香港参加了中国革命事业。

1939年,厦门抗日儿童救亡剧团从海外(途径香港、柬埔寨、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巡演完成了募捐任务回国;1942年厦门抗日儿童救亡剧团解散后,我母亲和姨妈等五人(厦儿团的小团员)被我父亲收留,全部送到华侨等院校读书,我母亲于1945年与父亲结婚。从此,我父亲就成为我母亲和姨妈的革命导师了。

鉴于纪律不能拍结婚照,于2009年父母合葬时PS的结婚照

我父亲陈昌是1907年出生在四川仪陇的没落之家,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历任贺龙上尉随从副官兼贺龙手枪队队长,于1927年底入党;从1931年开始从事我党隐蔽战线工作,1949年因为挽救渣滓洞的难友而暴露回答解放区在重庆市公安局做便衣警察,正当他们小组立功受奖时我父亲于1952年被冤屈为贪污犯,经过2年的审查没有问题,于1954年从重庆市公安局监狱里无罪释放后,但重庆市公安局不安排父亲的工作,他只好自己求救自己老首长董必武同志,终于安排到国家电力工业部狮子滩水力发电工程局当一位普通职员。虽有中共重庆市委的“约法三章”,但这段时光是我父母认为最为幸福的日子。因我父亲特勤劳又超级能干,加之当时局招待所要迎接全国各地的宾朋。但是,没有一位得力人员主持局招待所工作而让分管招待所的办公室主任林向北头痛不已。林向北同志(我父亲现在唯一健在的老战友,103岁的老八路,在成都定居),他是双枪老太婆陈联诗的女婿。他从1936年就和陈昌一起闹革命,非常崇拜陈昌。他对陈昌的党性和能力非常认可,于是林向北破了“约法三章”让陈昌当上了局招待所副所长(所长缺席),陈昌终将局招待所变成了宾客之家,受到各界好评。

这段时光,按我母亲对我讲的:“我和你爸爸在狮子滩,不用睁只眼闭只眼的睡觉了”的美好时光。我父亲一边工作、一边寻找从1926年起参加革命的历史。他按照党组织的要求撰写了第四份《陈昌同志自传》(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赠藏,视为军档隐蔽战线最为珍贵的史料之一),我父亲在当时没有传真、快递、微信等现代通信的情况下,基本找齐了当年的几十位领导人、战友、同事,终于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陈昌同志革命历史简明表》。最后,我父亲给毛主席递交“恢复党籍的申请书”,于1957年一起寄到了北京中南海。

在16年前冬季,我第一次看到了我父亲的手迹,这是他给我姨妈的“信件”,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共和国的憧憬、共产党的热爱,他不仅自己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强烈要求回到党的怀抱,还要求自己的姨妹和他一样,要热爱祖国、积极争取入党,一定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我父亲同时,还想用自己的亲身谍战传奇经历,专门请1934年在上海工作时发展的娄家大公子---娄甚四同志---从新疆退职,来到狮子滩,专门帮助他创作《地下的火焰》,遗憾因为反右,这本小说就成为父亲的遗憾之一!

请读者们也看看,一位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在党最危难的1927年入党、在顾顺章叛党投敌的危难时刻从中央红军中参与中央特科的重建,在党旗下宣誓做《无名英雄》,从此将自己的一生(解放前18年、解放初3年)献给了党的隐蔽战线。他和妻子自己出生入死、孤胆斗敌、蒙受冤屈、忍辱负重,但是却初心不改、义无反顾的坚信党的领导、坚定党的信仰。这也是我们党希望恢复的初心啊!

请您看看陈昌同志党性真实写照的“原文”,如下:

清妹: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瞬间,红五月又完了,又有很久没有给您写信了,同时,也有很久没有得到你的来信,因此,真挂念得很!亲爱的清妹!您也有此同感吗?

你校已建立党支部了吗?因而希你接受思想改造,并克服一切缺点,向党员的标准看齐,早日入党,因您已是超龄团员了。希您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时,要有勇气和毅力来克服一切困难。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从生活到胜利的前进途中,就是与一切阻碍作斗争!”

在今天,党对我的考验,比在黑暗反动时代从事地下斗争中----狱中考验,和对敌斗争中,还要艰巨些。在这考验中,最令人苦痛的,就是过去在党的指使下参加反动组织,从事对敌斗争工作,在未得到那时的党内同志为证言时,对我怀疑,因为对我党籍问题,拖延至今未能解决,这在我精神上,是非常苦痛的,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悲观失望,因为我深信伟大的党是最公正的,对我的问题只不过时间的早迟,一定会得到解决的。

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命运曾经企图摧毁我,但是我坚决不投降,继续斗争,就一定能够得胜,因为我的周围有党给予我无限的热爱,所以我正迎接生活---兴高采烈地迎接重新归队的生活。”我就是以这样的心情来迎接重新归队的生活。

那末,我也希望你以这样的心情来争取早日入党,成为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更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更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而奋斗到底!

在与个人主义思想作斗争中,近年来,我是得到了初步的胜利,目前,我是安心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并找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争取成为一个红色作家。正在与娄甚四集体创作在地下斗争中的一个长篇小说,书名是《地下的火焰》。现已开始写了第一篇习作:在白色恐怖中消灭叛徒。这是我的志愿,我想在这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是使千万人的理想变为现实的时代,只要付出业余时间的辛勤劳动,并加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马列文学论证与写作技巧上的钻研,我是满怀信心的可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

在这方面,还需要您多多的给我一些帮助!因为您的语文程度比我好,同时,也希望您树立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人类灵魂工作师”的专业思想,并培养你自己成为一个业余的红色作家。今后在这方面,我们并肩前进吧!

末了,祝您-----向着这个伟大的目标-----奋勇前进!

佐哥手书 

1956.5.26

附件:主人翁陈昌同志简介

陈昌同志遗像(1907-1960),享年53岁

陈昌,曾用名:贾佐、贾希一等20多个代号,1907年腊月初八,出生在四川仪陇立山场一个没落世家。

1924年毕业于“川军第六师军官讲习所”学生队,任六师某连队司务长。1926年毕业于“吴佩孚军官团”军士队后,在湘鄂边防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任中尉见习参谋。

1926年参加革命,任叶挺独立团上尉排长。

1927年参加南昌八一起义,任贺龙上尉侍从副官兼贺龙手枪队队长,同年底在武昌中山大学由南昌起义战友尹仁杰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开始,在中央特科、中共中央南方局,在王世英、李克农、董必武等领导下从事隐蔽战线至重庆解放。

1952年蒙冤受难,1958年补划右派强制劳改于 1960年含冤去世。

1961年在王世英、汤昭武的努力帮助下找到安子文部长,由中组部成立专案组于1965第一次平反,承认革命经历但留下尾巴(党龄只承认到“西安事变”)。

1978年在陈养山、陈克寒的帮助下找到胡耀邦部长,再次由中组部成立专案组于1981年第二次昭雪,承认革命历史并恢复党籍,党籍从1927.12算起到1960.1止,并举行了“陈昌同志骨灰盒覆盖党旗仪式”。

2009年7月1日与亡妻何妨(2009.6.25病故),合葬在乐山人民公墓。

2020年8月1日由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经过11年外调、甄别、认定,终于将其英名和贺龙手枪队镌刻在参加八一起义将士纪念墙上。

责任编辑:焦晓东

關於我們 聯系我們 法律聲明 廣告服務 報社人員 記者查詢

聯繫電話:+852-53092007    電子郵箱:shijiedaobao@163.com    國際標準刊號ISSN2617-0485

Copyrights 世界導報社 2018--2020 www.hksjd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51138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