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医学发展的大事
世界导报讯:1840年至1990年的针灸活动
1851年,吴义鼎编辑了《艾灸经伦》。
1876年,张静写了《刺痛和沸腾的方法》。
1878年,陈会长写了《经络研究》。
1899年,刘中恒写了《中西回神同仁插图》。
1912年,北洋政府将传统医学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引起了传统医学界的强烈抗议。
1917年余云秀的《灵俗上堆》出版并批评了《黄帝内经》。
在1923年,赵曦和孙秉义合着了《针灸传真》。
1928年,程丹玉创立了无锡中国针灸研究所。
1929年,于云秀等人提出“废除中医药案”。社会各界组成了一个请愿组,迫使中华民国政府取消该提议。
1931年,中央国家医学博物馆正式成立。
1933年,曾天志撰写了《科学针灸疗法》。
1936年,成旦玉写了《铜仁穴位研究》。
1937年,方申安撰写了《金针的秘密》。
1937年,夏少全等人。 “针灸薪水的收集”。
1945年,延安和平医院门诊部首次成立了针灸科。
1951年朱炼的《新针灸法》。
1951年,卫生部针灸治疗实验室成立。
195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医院里有一个针灸学院。
1956年,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地相继成立了中医学院。
1956年,子午线研究被列为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发展计划
1957年,江苏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科研究小组编写的针灸讲座是1961年编写的针灸讲座的前身。
1958年,张协和等人。使用经络测量仪器来测量经络点的皮肤抵抗力,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经络测量”工作。
1958年,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成功进行了扁桃体切除术的针灸和麻醉,这是我国的第一个针灸手术。
1961年,修订了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学研究小组教科书《针灸讲义》的第一版,以及以后的所有版本的《针灸科学》。以这个为基础。
1964年,第一本外国针灸训练教科书《中国针灸概论》发行,后来在1987年扩展为《中国针灸史》。
1971年,中国新华社正式向世界宣布了针灸和麻醉的结果。
1975年,“针灸研究”的前身“针灸麻醉”作为内部期刊出版。它于1976年出版,并于1980年更改为“针灸研究”。
1975年,北京,广州,厦门等地建立了国际中医培训中心,为外国医生提供针灸和中医的长期或短期培训。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广了针灸的安全性和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并宣布了首批43种针灸治疗疾病清单。
1979年,全国针灸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
1981年推出了“中国针灸”。
1982年,中国宣布了“穴位国际化计划”
1984年,第二届全国针灸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
1985年1979年5月成立的“国家针灸科”升格为一级学会,并正式更名为“中国针灸学会”。
1986年,子午线研究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被列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重点课题。
1987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北京成立。
1987年,第一届世界针灸会议在北京举行。
1988年,王德深编辑出版了《国际穴位名称标准化手册》。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络点”,该标准将于1月1日实施。 ,1991年。
1990年第二届世界针灸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
责任编辑:焦晓东

相关新闻
- 2025-03-06广州东华职业学院:用雷锋精神为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立柱
- 2025-03-05夏宝龙看望港澳地区全国人大代表
- 2025-03-04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对中国经济的
- 2025-03-04夏宝龙看望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图文)
- 2025-03-0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安徽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推选
- 2025-03-03两会首场发布会: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介绍会期 内容 议程
- 2024-12-31中俄两国元首互致新年贺电
- 2024-11-18数智赋能大学生文化教育发展论坛在渝举办 重庆市政协
- 2024-10-01亳州市召开港澳台侨界代表人士座谈会
- 2024-09-28陈枫:统筹序说
港澳要闻

时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