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书画

略谈书画与养生

时间:2023-12-31 13:13:46 来源:世界导报 人气:

世界导报讯:(段性涛)书画传承的根基是文化高度和深度。先文后墨,读书是第一功夫。

笔墨惊风雨,书(诗)成泣鬼神。以书为乐,以画寄情,书法养精神,绘画生灵性,造就文格而书格,造就精神高超,不受现代物质文明躁动污染。书画养生在于形神兼并,心驰神往,气随心转。书画养生实在是莫大的享受和满足,美不胜收。我们学习书画,热爱书画事业,就是延缓衰老的一项好措施。因为书法绘画是一个很好地锻炼项目。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神在哪里,我想:一是淘冶情操,二是增趣添雅,三是健身益智。书画养生的益处颇多。

>书画寄情 健身强体

古人云:"书画者多长寿"。“寿从笔端来”。"书写用于养心愈病,君子乐之"。汉代杨雄曾说:"书,心画也"。大文豪苏东坡也曾说:“笔砚纸墨皆精良,亦是人生一乐也"。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提倡"以画为寄,以书为乐"。宋代大诗人陆游亦喜爱书法,他在鉴赏林逋作品时说:"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以书法可以当食粮,足以证明书画对人身心健康的功效。唐朝大和尚皎然曾有诗"浊酒不饮嫌昏沉,欲玩书法开我襟"。道岀习书作画可以排忧解闷,使身心快活。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曾讲过“若要字写的好,天天要起早”。练习书画本身就是体育运动。

以上充分说明,书画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爱好,能使你在挥毫泼墨中自得其乐。当我们在习书作画时,情绪愉悦,气血通融,腕平肘起,掌虚指实,五指齐力,全身运动,起到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是脑力和体力的结合。思想集中,凝神静注,目不转睛。不思得失,不思声色,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进入忘我的高度境界,身体和精神放松,大脑处于待兴奋状态,运笔意力相生,以求墨迹完美。当我们学习书圣王羲之秀美的书法,对于人生是一种极高的享受;学习颜真卿端庄的字体,就好像聆听一首抒情的小调,可以使人性格稳健,厚重且雄阔大度;学习颠张狂素的大草书,像是一首豪迈的进行曲,被它的那种流走飞动,连绵回绕的笔法所陶醉,使人性格舒展豪放。总之,对书画的学习,可推迟和延缓大脑的老化,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洗涤心灵 淘冶性情

练习书画的人们都知道写字画画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能改善人的身心健康。如绘画创作,自身亦置身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的幽雅环境中,自有飘然轻松之态。著名书法家孙墨佛说:"写字与长寿有密切关系"。书画是抚慰心灵的一副洗涤剂。当你一提起笔来,就会凝神静气,万虑皆息,忘却一切,所有的烦恼与不快,就会一扫而空,全身心在纸上,不知不觉间暖流贯穿全身,给人一种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力量。因此说书画创作是一种高境界的体脑锻炼,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在挥笔书画时,全身运动,从手丶腕丶臂到足,腿丶腰都在不停地运动,发力,从而使肌肉张驰,血脉流通,使你享受到书画创作的乐趣和惬意。我们讲养生就要动静结合,习书作画既有动,又有静,动静结合,是最好的静养身心的养生之道。

>人书俱老 健康长寿

在长期的书画创作和练习中,书画家对书法绘画情有独钟,视书画为阳光雨露,净化了心灵,锻炼了形体,使心脑和形体处于遵循自然法则的最佳状态,自然就会颐养天年,健康长寿。据中医学专家研究得出"可使人长寿的二十多种职业中,书法绘画名列榜首"。我们从以下古今书画家的寿龄中不难看出,习书绘画对人的健身益处。

隋唐虞世南终年80岁;唐朝颜真卿被害时79岁;柳公权88岁;明代文徵明90岁;董其昌82岁,他80岁时写的小楷今人无一能比;清代俞樾86岁时还为江苏巡抚手书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著名诗篇;翁方刚85,包世臣81,吴昌硕84。近现代书画名家齐白石95,刘海粟99,黄宾虹,沙孟海,萧娴,何香凝,启功,颜语……等等都享寿90岁以上。百岁以上的有朱屹瞻,苏局仙,周令钊,萧龙士,孙墨佛,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孙墨佛老先生在107岁时,还为参加奥运会的体育代表连续写了20多幅书法作品,他说:"我的长寿之道就是写字,以书养性"。

人生书画,书画人生。以上长寿的书画家足以证明,学习书法绘画,对活跃中老年人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生活以及淘冶情操,延年益寿有着极大的好处。学习书法绘画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希望中老年书画朋友们都能通过书画学习度过一个健康、幸福、开心、快乐的晚年。

责任编辑:焦晓东

關於我們 聯系我們 法律聲明 廣告服務 報社人員 記者查詢

聯繫電話:+852-53092007    電子郵箱:shijiedaobao@163.com    國際標準刊號ISSN2617-0485

Copyrights 世界導報社 2018--2020 www.hksjd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5113819号-1